設為首頁  |    |  廣告服務  |  客服中心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專家視角 » 正文

中國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 LED照明行業(yè)如何制定落實政策

字體變大  字體變小 發(fā)布日期:2015-08-05  來源:中國電子報  瀏覽次數:1726
核心提示:中國制造2025提出三步走 LED照明行業(yè)如何制定落實政策

國務院最近印發(fā)《中國制造2025》,提出三步走的戰(zhàn)略目標:即力爭用十年時間,邁入制造強國行列。到2035年,我國制造業(yè)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。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,制造業(yè)大國地位更加鞏固,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。這是一個宏大的足以激發(fā)斗志的愿景。
 

制造業(yè)無疑是經濟之主體,國家之根本。我國有今天這樣的大國地位,制造業(yè)功不可沒。但是,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,信息經濟與實體經濟不相適應的矛盾日顯突出。在朝氣蓬勃的信息經濟面前,傳統(tǒng)制造業(yè)顯得疲憊而笨拙,還因為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排放、難循環(huán)、低效率,飽受冷眼。大而不強也是一種病態(tài),不可持續(xù)。
 

究其根源:一是信息能力不足。一旦頭腦發(fā)熱,極易造成產能過剩。二是互聯(lián)互通困難。信息系統(tǒng)不完善,生產鏈、供應鏈、價值鏈對接不暢,生產效率低,資源利用率低,環(huán)境不堪重負。三是自動化水平低。對低技術人力資源依賴性高,用工荒問題突出。四是創(chuàng)新能力薄弱。不善于構建由內而外的創(chuàng)客空間、創(chuàng)新網絡,產品滿足不了市場需求。五是信息化意識淡泊。互聯(lián)網應用水平低,產業(yè)國際化程度不高,企業(yè)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。顯然,在新一輪信息革命的驅動下,制造業(yè)形象亟需重塑。
 

制造強國
 

當前,各地都在緊鑼密鼓地圍繞《中國制造2025》制定落實政策。政策很必要,行動更重要。政策能否有效落實,關鍵看認識是否到位,是否真正領會了《中國制造2025》的內核。中國制造的問題不在于大而在于強,如何避免落入又一輪大而不強的怪圈,關鍵在于抓住中國制造的要義,把握好三個方向,真正做到勝在智慧,勝在全球,勝在無形。
 

從智能制造邁向智慧制造。就制造本身而言。我們似乎不急于提倡智慧,認為智慧是高大上的東西,是意識領域的形態(tài),與制造關聯(lián)度不高。確實,目前多數制造還處在智能化水平或者正在爭取達到這一水平。這種按人為的指令進行活動的能力,終究難以避開盲目跟隨、重復建設、產能過剩以及由此帶來的種種風險,而智慧則不同。一般認為,智慧是一種超越知識的綜合能力,能按客觀規(guī)律進行最大化的創(chuàng)新;能明察眼前,預見未來。人們通過采集數據,加工信息,形成知識,最終錘煉成智慧用于實踐。
 

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,由知識向智慧的道路將更通暢。智慧最終可以實實在在地、量化地呈現(xiàn),而不再是“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”的幻境。智慧制造就是融合集成新一代信息技術,融合大眾創(chuàng)新、用戶創(chuàng)新、社會創(chuàng)新、自覺創(chuàng)新。在智慧制造時代,制造與用戶完全對接,乃至制造消費者。按需生產,使制造低風險、高效率、低消耗、純綠色。因此要鼓勵開展大數據分析研究,努力構建制造業(yè)“腦系統(tǒng)”,逐步將智能制造升級為智慧制造。
 

從中國制造邁向全球制造。就服務對象而言,在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,區(qū)域制造正在淡化,強調區(qū)域制造容易造成信息割裂和地方保護,容易產生貿易摩擦。中國制造門類齊全、體系完整,可以說已具備了建設工業(yè)強國的基礎和條件,具備了覆蓋全球的能力,但這絕不是占領全球,而是服務全球。只有共同發(fā)展的包容和擔當精神,才會受到全球的歡迎。過分強調一域制造不僅有夜郎自大之嫌,而且也不利于融入八方。
 

信息時代的地域正在扁平化,打品牌不如樹口碑,產品關鍵在于實用,而不在于標簽,偏安一域不符合時代潮流,F(xiàn)在,一些地方喜歡照貓畫虎,提出區(qū)域性的制造計劃,這股風潮勢必助長地方主義。一地的制造,即便很有特色,也不能孤島化、微觀化,要站在全球的視野上,老老實實地從內在下功夫,這樣才契合信息時代、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特質。從全局來看,推進中國制造既要腳踏實地,又要不遺余力地向世界制造挺進。所謂有容乃大,只有充分包容融合,才能充分共贏發(fā)展。
 

從有形制造邁向無形制造。大象無形,最宏大的制造即是無形的制造,無形制造暗合虛擬世界的特征。要從有形制造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,寓無于有,才能變化萬千。就制造價值鏈而言,微笑曲線也適用于智能制造、智慧制造。曲線的兩端,一端是設計,一端是服務,要緊緊抓住兩端,把曲線兩頭做粗,使兩端的價值最大化,走出價值洼地,使附加值變成主流價值,而處在微笑曲線的底部的制造本身,也要通過智能技術,實現(xiàn)由粗放向精細轉變。就內涵和外延而言,現(xiàn)代制造業(yè)并不局限于有形制造,要泛化、虛化、軟化,由硬變軟,開放包容。正所謂,軟件定義硬件、定義產業(yè)、定義世界,充分軟化才能拓展空間,避免被有形制造綁架,成為制造的奴隸。就制造形態(tài)而言,隨著增材技術成熟與普及,要從規(guī)模化、統(tǒng)一化、同質化,向泛在化、個性化、多彩化轉變,甚至將制造主體能動權完全賦予個人,充分滿足及時制造、服務制造、個性制造、自主制造的需要。從有形向無形演進,就是要促進制造充分內化和無限外化。上善若水,無形制造可以使中國制造在全球經濟中游刃有余,立于潮頭。

 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搜搜LED網無關。本網站對文中所包含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所有投稿或約稿,一經采用,即被視為完全授權,本網有權在不通知作者的情形下,在本傳媒旗下平臺選擇調用。
【版權聲明】「搜搜LED」網所刊原創(chuàng)內容之著作權屬于「搜搜LED」網站所有,包括在標題后表明(本刊)字的均屬本刊原創(chuàng)并已刊登雜志的文章,本著信息共享與尊重原創(chuàng)作者的原則,轉載必須注明來源:搜搜LED網或《LED照明世界》或《LED屏顯世界》,如有發(fā)現(xiàn)在未注明來源的情況下復制、轉載或出版,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 
[ 資訊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

 
在線評論
 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LED網 | 微峰會 | 案例欣賞 | 微信 | 關于我們 | 聯(lián)系方式 | 使用協(xié)議 | 版權隱私 | 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展會 | 網站地圖 | 排名推廣 | 廣告服務 | 積分換禮 | 網站留言 | RSS訂閱 | 粵ICP備09180418號

©2014搜搜LED網版權所有  >

購物車(0)    站內信(0)     新對話(0)
 
頂部微信二維碼微博二維碼
底部
掃描微信二維碼關注我為好友
掃描微博二維碼關注我為好友